第医院的经营及启示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慢性病也是影响人群健康最广泛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群体。医疗服务提供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控制运营成本的同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且农村高于城市。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33/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8/10万;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1/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70/10万。

宏观心血管临床整体情况,尤其是中国在临床诊疗效率上与国际仍有一定差距。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政策环境支持,制造企业积极投入,中国朝着以价值医疗为核心趋势,建立起更高效互联的心血管医护体系。

一、心血管科医疗服务概述

(一)心血管疾病分类

先天性心血管病常见的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可以通过日常体检发现。后天性心血管病主要包括: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供应心脏本身的血管堵塞导致心脏血供不足,从而影响心脏功能的一类危重疾病。年以前,冠心病大部分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近5年,年轻人冠心病(30岁,甚至20多岁)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年轻患者一般都具有上述介绍的高危因素。

主动脉夹层:该病被称为“人体炸弹”,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其病理特征是人体血管——主动脉,发生破裂。年轻人发生主动脉夹层主要有两种人群:①先天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先天性血管缺乏弹力中膜导致血管壁薄弱而发生破裂;②一般肥胖,生活习惯非常不好。临床上常见30岁刚出头,体重多斤的主动脉夹层青年患者。

暴发性心肌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损伤所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疾病进展迅速,导致心力衰竭进而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普通感冒,没引起年轻病人的重视,等疾病迅速进展后往往已经来不及治疗就导致死亡。

其它心血管病:还包括恶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等,也是危害年轻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

图一心血管疾病分类

(二)心血管疾病治疗

心内科与心外科都是诊治有关心脏疾病的科室。心内科主要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为治疗手段,负责内科疾病的诊治,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的保守治疗,也可以负责冠心病介入治疗等;心外科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负责的是一些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如先心病、严重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总之心内科与心外科可看的疾病可以重叠,但是心内以药物、介入治疗为主,心外以手术治疗为主。主流治疗方法如下:

1.冠心病

冠心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控制、支架手术以及搭桥手术三种:

①通常症状较轻者,只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②若是症状比较严重的,通常会进行支架手术。需要注意的是,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只是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来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患者还是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发展;

③当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5%,就需要通过搭桥手术进行治疗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搭桥手术成功率超过99%,手术疗效好,动脉桥的血管十年通畅率能达到90%;但是,因为搭桥手术属于需要开胸的外科手术,并且很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所以如果不是病情危急,医生一般不会建议进行搭桥手术。

2.心绞痛

心绞痛不仅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症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心血管疾病存在。很多患者认为药吃太多对身体不好,所以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然而现实是,药物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远不及病症本身。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只有及早服药治疗,才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3.急性心肌梗死

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意味着病情已经十分危急。同冠心病相似,急性心肌梗死也有三种治疗方式:

①药物治疗:一般来说,症状较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发展的;

②介入治疗:如果梗死面积比较小,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不过,介入治疗只是打通了堵塞的血管,使那些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得以存活,对于己经坏的心肌细胞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还是需要进行常规治疗,通常医生会建议在不稳定的心绞痛期间就应进行介入治疗,以防止发生心肌梗死;

③搭桥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就需要考虑通过搭桥治疗。不过搭桥手术一般需要患者的血管适合进行搭桥手术,并且心脏功能还能耐受手术,才可进行。

4.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高血压主要是通过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来进行治疗的,而且高血压药物不能擅自停药,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保持稳定后,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试着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

(三)心血管产品服务

1.影像诊断

心脏超声:是利用犹如摄像机镜头一样的探头,通过探头的移动和转动,在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心脏的各个结构。它是一种能动态显示心脏腔内的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心脏超声也是唯一能直观显示瓣膜病变的仪器。

心脏CT:可以显示心脏结构和冠状动脉情况,目前主要用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疾病日趋高发,对心脏CT影像检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支架在影像诊断中出现的伪影给诊断带来困扰,医生无法看到支架内是否有再次狭窄的问题。同时,在对很多高心律、心律不齐的患者进行CT扫描时,速度、信号采集以及影像精准度都有很大的问题。目前有了专门服务于心脏诊断的CT,可以实现自由呼吸下、一次心跳获取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还可以实现支架腔内高清显像,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或堵塞问题。目前全球市场上的排名靠前的主要供应商有,飞利浦、西门子医疗、GE医疗等。

2.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是心血管疾病除了药物以外的首要治疗方式。目前全球市场上的排名靠前的主要供应商有:

介入诊断:飞利浦、西门子医疗、GE医疗、岛津等。

介入治疗: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爱德华生命科学等。在介入治疗领域尤其是支架领域,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在不断增强成果喜人,包括PLA全降解支架,以及表面纳米工艺处理、可降解药物涂层、新洗脱药物开发、金属可降解支架等多种路线齐头并进。国家对支架等高价值医疗器材行业一方面严格质量监管,提高进入门槛;另一方面加强支持,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如发改委将球囊扩张导管和心脑血管支架、人工瓣膜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指导目录,国务院《中国制造》也将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列入发展重点。目前国内使用的心脏支架2/3都是国产支架,说明了国产支架的临床效果被行业认可。

图二介入诊疗结构图

二、医院行业综述

(一)心血管行业市场概述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时间为含年以前数据),中国心血管病患人数约2.9亿,其中脑卒中约万,冠心病约万,肺原性心脏病约万,心力衰竭约万,风湿性心脏病约万,先天性心脏病约万,高血压约2.45亿。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总费用在快速增加。年总费用超过一千亿人民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85亿元,颅内出血.19亿元,脑梗死.05亿元。年AMI次均住院费用为.9元,颅内出血为元,脑梗死为元。费用负担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15%、16.88%和22.24%,年均增速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

中国心血管病患大约每5人中就有1人患有某种形式的心血管疾病(远高于美国的每33人有1人患病)。大约每年每人中就有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中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万人,其中2/3致死或致残,现存中风患者万人,中国脑卒中死亡人数占全球的29.4%。

图三2-年中国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二)医院市场概述

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明医院的基本标准。医院住院床位总数张以上;至少设有急诊科、心内科(并设重症监护室)、心外科(并设重症监护室)、麻醉科临床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输血科、手术室、核医学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医技科室。目前我国不设一、医院。医院等级查询系统登医院概况见下表。

图医院概况

院名称医院很多,医院身份注医院占的比例不高。以独立法人身份注医院其主要科室为心内、心外和极为密切的相关学科,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医院的“院中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身份,其工医院。医院以心内科、心外科为核心,医院内的急诊、重症、心脏检查等相关科室,形成组织形态上相对独立的机构。比医院,其前身为郑州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医院前身医院。医院医院类别,医院开设的专科数目判断,其实质是以心血管学科医院。医院则在心血管之外还以泌尿外科为特色。类似情况还包括比较知名的哈尔滨医院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医院等。

医院医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我国历史最悠久、医院在这个“家谱”中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名正言顺的“小兄弟”包括青岛阜外医院(6年建成)、云南阜外医院(即将开业)、河南阜外医院(筹建)。

青岛阜外医院为北京阜外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共建,医院。而后两者属于卫计委与省政府共建项目。

医院虽然名字中不带有“阜外”字样,但在技术渊源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泰达国际医院医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青海医院医院协作中心。医院医院院长朱晓东院士。

医院中的代表是医院,由香港谢俊明名下的武汉亚洲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年,医院医院(有限公司)收入麾下。

(三)心血管设备行业概述

心血管产业造就了千亿美元级别市场。80%的心血管介入市场份额集中在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等企业。而心血管影像主要集中在飞利浦、西门子医疗、GE医疗等企业。在上游医疗器械产业,心血管介入医械细分领域是仅次于IVD(体外诊断产品)的第二大市场,规模占医疗器械市场的11.5%。据预测,到年全球心血管介入医械产业的营收将从年的亿美元增长至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6.4%,市场份额也将增至12.2%,主要集中在介入治疗领域。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

年全球血管造影设备综合市场规模为97.7亿美元,其中DSA(数字血管造影,注入造影剂让血管成像)市场约为44亿美元,市场份额总占比约45%。预测到年,血管造影设备综合市场规模为.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目前,美国每十万人口拥有DSA的数量为3.27台,而中国每十万人口拥有DSA的数量仅为0.31台,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且DSA设备高度集中于医院。近年来国内DSA市场基本都是进口品牌主导(GE、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等),国内能生产这种医疗设备的企业屈指可数。日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为国产DSA设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力图助力国产DSA突围。年,国内DSA的市场规模约为4.3亿美元,约为全球市场规模的10%,年销售台数为台,销量占比约为全球15%。其中国产品牌为53台,占比8%,剩下台均为进口品牌。国内的DSA市场主要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东芝和岛津等跨国医疗器械厂家掌控。

图五心血管医疗产品上游

全国心血管耗材产品结构:我国心血管耗材类产品主要为心血管介入器械、心脏封堵器、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及电极、脑血管植入物等。

其中心血管介入器械数量占比75%,以球囊导管导丝类产品为主;心血管植入物数量占比21%,封堵器与支架类产品齐全;而心脏起搏器与神经内外科植入物产品数量稀少。

图六心血管介入器械类别

三、心血管科发展关键

(一)人才培养周期长

尽管现在投资医院的机遇较好,但挑战也很明显。医院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资源不足。开展介入技术治疗心脏病的前提是有心脏外科“保驾护航”,而心外科手术属于第四类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而且,心外科开展工作必须具备高水平的麻醉科、体外循环等专业辅助团队。此外,心内科介入人才培养的要求高。高风险的介入操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所有医师在拿到执业医师执照后,还需要进入国家卫计委认可的心血管介入基地继续学习,达到介入医师标准,方可开展诊疗。由于培养人才门槛较高,再加上我国目前大部分专科或亚专科尚未形成完善的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和培养体系,更没有专科医生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医院的最大发展瓶颈将是专科人才梯队的建设。医院的高级别医医院专家,本院人才多为初中级职称医师。

(二)资金投入门槛高

由于需要配备介入操作仪器、磁共振成像等高端医疗设备,医院需要重资产投入。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到,云南阜外医院投资31亿,泰达国际医院7.2亿,医院4.5亿,山东医院预计投入3亿。

(三)患者来源受限制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学科发展很快,介入技术已比较成熟,如冠心医院可以开展。而心血管急症必须本地处理,医院缺乏距离上的优势。其次,分级诊疗政策要求“大病不出县”,并有医保支付政策的配合,这也限制了部分患者的外地求医想法。社会资本办医是医院增长的主要方向。医院的“开疆拓土”,医院的成立,医院的发展严重依赖于高技术医疗人才,如何培养医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四、心血管科经营发展启示

(一)发展诊疗一体化,高效实现经济规模

诊疗一体化,狭义的说就是诊断和治疗,广义的讲诊断包括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和分子学诊断;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耗材等。

通过在临床操作、科室改进和医护路径管理方面改进表现、提高效率,尽可能地缩短心血管患者的住院时间。如果医生能获得充足的信息,在现场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以缩短实验室用时,改善工作流程,或将有助于他们每年诊治更多患者。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临床医生可以清楚地发现以往科室无法获得的信息,在需要时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临床操作上,从而节省成本,减少因数据不联通和技术复杂带来的负担。最终,通过确保心血管患者在医疗各环节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医护和支持,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提升患者体验,有望降低再入院率,缩短心血管患者的住院时间,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疗效。

(二)注重心血管康复,延展特色诊疗服务

康复是现代心血管疾病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临床指南将心脏康复列入1类推荐。美国心脏学会在5年和年发布的冠心病医疗质量评估标准中,均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过搭桥手术、冠脉介入治疗、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参加康复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是指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

(三)推广高科技医疗,丰富诊疗服务形式

开展科技赋能,延展医疗服务,如心血管术后监测,其能够开展院内I期康复治疗和开展院外II期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治疗。通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的情况,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复发。术后监测中不得不提远程心电监测技术。随着远程心电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一方面对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有很高的检出率,作为院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另一方面,可以为心血管患者提供院外心电监测服务,减少住院的次数降低医疗费用。

另外,新技术创新和理论体系更新,如物联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将是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y/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