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矛盾根源
老电池厂和合资厂,两边差异体现得最明显的一次,是在一次质量故障上。
有一次,电池厂有一些技术难题,找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却说解决不了。问题就摆在那儿,生产部也解决不了,一直搁置了很长时间。后来有一次交流会中,合资厂调了个由几人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让他们到电池厂来协助解决生产难题。没想到,仅仅几天,问题就解决了。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组成这个碾压电池厂技术部的小组人员都是合资厂最普通的技术人员,原来在电池厂都是最普通的一线工人,尤其其中一个,看上去有点笨头笨脑的,原先只能卖苦力,在电池厂工作时,谁都看不起他。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这些人竟蜕变成为技术人员,还解决了电池厂堪称老大难的问题,公司上下都震惊了。
这一件事就如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充分说明了电池厂和合资厂的差距,更明显体现出的是赵进义这边和合资厂那边对人才培养的巨大差距。这让赵进义十分紧张。赵进义最是个好面子的,这回不仅是丢面子,更是对他能力的一次强力质疑,估计他是彻底慌了神。
可是,赵进义仅仅是因为合资厂的实力碾压电池厂而积怨吗?从他怒火直指自己这一点看来,赵进义对自己个人的怨念也极深,郑一铭思量。这矛盾来源于何处?
他皱眉思索,想到了上周赵进义找自己的那次谈话。那天赵进义叫自己去他办公室,说要谈一谈供应商的问题。他开门见山地说,合资厂也是大家的股份,现在你们合资厂使用的供应商,和我们电池厂这边差价太大,我们能统一买便宜的,你们为什么不买呢?
合资厂一开始就定好要单独划供应商,合同里清清楚楚写了供应商由合资厂自主决定,不过倒是也说了,赵进义可以优先推荐。赵进义一直用的是中间商供货,便宜就行。而今井坚持用生产商,而且必须是双方有战略合作协议。
因此赵进义连续推荐了好几个供应商,全都被今井拒绝了。今井宁可自己培养合格的供应商,也不愿将就用现成却低于标准的。郑一铭能理解,赵进义却理解不了,再加上合资厂采购的东西大部分都比赵进义那边的贵,赵进义就有了意见。
当时,赵进义虽然没明说,郑一铭也看出了几分意思,无非是觉得多出来的钱被采购贪污了。这种想法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合资厂要保证质量,不像赵进义在采购方面只顾便宜,合资厂更不会玩江宁这边企业玩滥了的那套分钱交易。
当时的郑一铭耐心地跟赵进义算了一笔总账,把数据摆给他看。他拿出详细的成本测算表,给赵进义解释道,虽然我们采购原料的原材料价格比电池厂高了10%,但是我们用这些好的材料,减少了两道工序,加工成本也随之降低。在电池厂这边,5%的废品率就是好的,但在日企看来就是极差的。我们用这个原材料,故障率和废品率也降低了。
最关键的是,因为质量过硬,我们在向日本交付时对方还减少了检验,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好处。总体来说,虽然采购价格高了一点,但是整个产业链总体来看减少了20%,也就是整体成本降低了20%。
除此之外,郑一铭还额外补充道,一开始,我们也试用过推荐的那个供应商。我们用那个批次的,虽然一开始便宜,但之后核算总成本,居然多了25%,后来和今井经过研究,他们坚决说不再采购。日本人是经过比较决定的,不是贸然否定。而且,按照合资厂的协议,采购权是完全由董事会掌握,供应商的事,我实在不能帮忙。
当时看赵进义的样子,算是无动于衷,可也没再说什么。郑一铭还以为,赵进义虽然心有不快,可道理摆在那儿,还是听进去几分了的,再加上数据一清二楚,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
不想今日,马菁菁在会议上点了火,赵进义居然借此机会火势爆发,好一通指责。郑一铭最不擅长的就是和赵进义这样的人打交道。他徒劳地又分析了一遍数据,力争说明用了贵一点的原材料实际上让整体成本下降的事实,却被赵进义一通犯浑质疑怼得无话可说。在一个满腔怒火的人面前,讲什么道理都显得苍白无力,郑一铭也疲于应对,便不再多言。
让人身心俱疲的会议终于结束,郑一铭疲惫不堪地回了办公室。朱诗雨正好过来,一看他的神色,忙问他怎么了。
郑一铭把会议上的遭遇简单给朱诗雨复述了一遍,又总结道,我觉得啊,一是因为合资厂福利好,培养人才的能力强,把电池厂完全对比得一无是处,还挖走了他们不少人才;二是上次赵总找我让我换他推荐的供应商,我跟他算了一笔账,没答应。你觉得呢?
朱诗雨听了,沉吟片刻,心道,恐怕还得算上何小伟弃暗投明的一笔账。但既然答应了何小伟,便暂且把这一条咽了回去。再说了,何小伟的事恐怕就是个导火索,里面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她想了想,道,我觉得表面上看,确实是这两件事没错,但是这两个矛盾,不仅是让赵总丢了面子,失了威望,这两件事,实际上是动摇了他的根基。你想啊,他一直以技术大拿自居,现在被宣布技术失效,他怎么接受得了?对于父亲来说,他是个功臣,他来的时候,电池厂没人能收拾得了那个烂摊子,他能把这块江山打下来,这是他的贡献,他也确实有他的厉害之处。可他长此以往,固步自封,成了山大王,守着自己的江山和地盘。他对于自己能把生产部这一块撑起来,应是很自豪的,可是如今,和合资厂一比,他引以为豪的东西忽然就相形见绌了。
郑一铭点头。朱诗雨继续道,他的那个山头,完全被合资厂这边比了下去,这样下去,他的威信慢慢就消散了。没有了威信,他在电池厂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这就是动摇了他的根基。
而且,合资厂人才辈出,这让他的核心人员在公司里地位越来越低,他会明显感觉控制力被削弱,不仅他手下的人,就连他自己的价值都变低了,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就很严重了,这不相当于抢人的饭碗吗?
朱诗雨顿了顿,总结道,我觉得这些,是师哥你和他的根本矛盾。而且赵总,他这个人和我小姨不一样,我小姨是真的认为只有她那套理论是好用的,而赵总,他就算听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他还是不会照你说的办。我说句不该说的,他就是一个混不吝的人,这种人知错也不改,你说什么也白搭。在会议上,他之所以会那么针对你,不过是借题发挥,发泄怨气罢了。
郑一铭听了朱诗雨这通分析,自己也想明白了,合资厂的特殊让很多人看不惯,合资厂的优秀更是直接威胁到了赵进义的立身之本,威胁到了他的根本利益。自己还以为虽然有摩擦,总体来说还算过得去,殊不知对方是一直憋着气隐忍不发,这次经马菁菁一煽风点火,他便忍不住向自己发难。以后还是应该谨慎行事,多留心些总没有坏处。
郑一铭尚不知道,赵进义对他的积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手下人心涣散,三天两头想往合资厂跑,在合资厂的对比下,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仿佛被贬得一文不值。再加上供应商的事,他命令郑一铭用他推荐的供应商,没想到郑一铭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反驳起他来丝毫不含糊。更有甚者,自己一心培养的何小伟,居然一心向着合资厂,跟自己消极抵抗不说,还自个儿跑到那边去了,这可真是触碰了赵进义的逆鳞。
再见郑一铭,他双眼几乎要冒出火来,在他看来,郑一铭所说的一切都是在狡辩,就算数据明晃晃地摆在眼前了,他也不愿眼见为实,一口咬定合资厂在其中获了私利。他心底里认定了郑一铭是敌人,甚至是个不可不除的小人,屡次吃亏,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找机会便去了董事长办公室。
作者
刘天峰
长期从事质量工作
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研究
策划:栗世民邵甜甜郑晓可
本期编辑:栗世民
演播:崔瀚文刘楚翘
剪辑:刘全奕
监审:沈艳阳
中国市场监管报社音伴工作室出品
上下拉动翻看这个书签
首席质量官
电动车起火以后……,他来了,他来了!目录第章深夜赶稿第章路遇事故第章五子登科第章老领导秦伟民第章屋漏偏遭连夜雨第章质量部的待遇第章雪中送炭第章找工作第章黑中介第章祸不单行第章借钱第章医疗事故
第章真假医闹
第章峰回路转
第章高干病房第章救命神药第章亲戚贾思道第章巨型酒窖第章企业年会第章祭祀第章胙肉待遇第章舞台之上第章三杯酒第章抽奖第章身边的凶手第章群体性事件第章质量事故的后果第章舆论第章企业的叛徒第章地盘之争
第章质量重要是个借口第章事故处理第章攀上交情第章检测报告第章五招绝杀第章春节拜菩萨第章董事长的份子钱第章企业界的教父第章五大理论第章质量部长第章部门聚餐第章质量工作的潜规则第章QC评审第章质量部长不好当第章挑选工作助手第章和稀泥第章打破平衡的代价第章花瓶张绍基第章火山口上的人第章朱市长第章坏事变好事第章酒会第章放心品牌第章工作计划第章高手胡博士第章负荆请罪第章文化和基础第章质量意识的重要性第章小区一霸第章余文龙的手腕第章董事长的用人之道第章腐败的逻辑第章团建室第章质量部的伙伴第章质量提升计划第章“高质量的生活”第章大意失荆州第章免职第章小人之心第章知己第章定心丸第章维护第章新的任务第章协会考察第章羊毛出在羊身上第章赴日交流第章见识日本戴明奖第章旧设备的新用法第章理念差异第章董事长的儿女第章月色第章购物日第章质量奖培训第章培训夭折第章告状第章拜师第章销售冠军的杀手锏第章董事长的教导第章电池厂的自评报告第章谈判分歧第章模拟评审第章赵进义的怒火第章同道中人第章谈判瓶颈第章折中方案第章现场评审第章针锋相对第章马屁拍在了马腿上第章董事长的彷徨第章压力第章销售的祖师爷第章搞定理论第章国学智慧第章建立合资厂第章礼物第章汇报演出第章熟悉的陌生人第章接班人计划第章游子的苦衷第章领奖第章风向变化第章新市长第章质量论坛第章质疑之声第章高志良的发现观第章市长质量奖第章试探第章香饽饽第章原则问题第章质量工程师第章跳槽的“年轻人”第章改善员工福利第章质量的差距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天堂超市酒吧拟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三部门联合发文,停止执行这项公告→食用植物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更安全吗?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