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医院始终坚持打造以患者安全和患者满意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为基石,医院的三年过程中,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在DRGs指标、医疗质量、应急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医院三年三甲创建成效的一次检验、是一次全方位、系统性的评价,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存在问题的一次检查。”医院党委书记陈军政在医院模拟评审时说道。
医院模拟评审现场
医院是一家具有79医院,年荣获医院,年10医院的整体搬迁,新院设计充分遵循“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理念,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20.5万平米,开放床位张。医院运行良好,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连续医院排行榜前十名。
三年创建,彰显全院凝聚力
“公慈勤和,仁术济世。”是医院院训,这也代表着温岭一院人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处都彰显着勇担使命的高度责任感。年,医院顺利完成新院搬迁。搬迁以来,医院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服务能力、医疗水平、科研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三甲创建是一次创造历史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一起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彰显了职工们的凝聚力。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治及6·13事件中,全院职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责任和担当,其中还涌现了大批一线的抗“疫”英雄,这些不胜枚举的优秀人物不仅成为了全院职工学习的榜样,医院增添了正能量。”医院党委书记陈军政说道。
筑巢引凤,聚力创新,医院高水平迈进
医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医院学科建设的根基,医院秉持“人才兴院”发展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人文关怀等方面倾心打造人才“高地”,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成立组织人才处,摸索出一套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程序,多层次、多方式广聚贤才,形成一支合理的人才队伍。
近两年,医院先后与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高层次人才进行了联系沟通,其中约面谈55位,入职到岗8位。如超声影像科赵军波主任医师、精神卫生科周朝昀主任医师、临床药学室王建军主任药师、脊柱外科李怀玮主任医师、胡斯旺博士、心血管内科王双双博士、肿瘤内科缪宇锋博士、耳鼻咽喉科金哲博士,其中,聘用周朝昀主任医师为精神卫生科主任,聘用胡斯旺博士为骨科中心副主任,聘用王双双博士为科研管理处副主任。医院还为每位高层次人才提供30-50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医院还柔性引进宁波大学医学院王钦文教授,聘用王钦文教授为中心实验室研究员;柔性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丁显廷教授,设上医院合作单位。成立台州市省级以上知名工作站两个:浙江大学管敏鑫教授工作站、医院徐丛剑教授工作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开启线上视频面试,通过线上“伯乐相马”,医院找到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线上招聘
引进人才座谈会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某一学科的领头羊,要发挥他们的真才实学,带动整个团队、整个科室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陈军政表示。
此外,除了大力度引进人才,医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本院的人才培养计划,营造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积极为人才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医院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保障,医院在读博士8位。在原培养15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60名潜力医生、潜力护士培养工程的基础上,于近日制定《高层次人才分层次选拔培养行动计划》,分层次选拔一批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医坛新秀,通过创新体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促进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5年的时间培养10名左右领军人才、20名左右创新人才、50名左右医坛新秀,组成各学科高层次人才引领和后备力量。
引进来,送出去,通过“筑巢引凤”、“借鸡下蛋”等一系列举措,温岭一院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全院上下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着力抓改进,整体医疗质量水平提效显著
医院作为目标,医院还在人员结构调整、学科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通过创建,医院诊疗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和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在三甲创建期间,医院上下鼓足干劲,查找差距,丰富内涵,持续改进,医院内涵建设,以更好的医疗技术服务于患者,回报于社会。”医院郑志坚院长表示。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医院排名浙江省第31名,全国第名,级别B++。年度中国医学科技量值(STEM)各学科领域百强排行榜中,医院烧伤科以浙江省内综合排名第4位的好成绩,名列全国第49位,比去年上升35位。另外,根据年1-6月的浙江省卫健委DRGS数据公布显示,医院CMI值0.医院排名第三,RW≥2数值6.55%医院排名第三,三四医院第六名。
在重点监控术种排名中,髋关节医院第9位,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全省第11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手术13位,膝关节置换术第14位,急性脑出血除外颅脑损伤的手术第17位,肾穿刺活检第18位,宫颈恶性肿瘤手术第20位。
年国家卫健委公布
医院绩效考核排名
年1—9月医院DRGs管理有关数据统计
项目
年1-9月
年1-9月
出院人次
CMI
0.92
0.97
RW≥2占比
5.02%
6.63%
三四级
手术占比
27.01%
31.93%
整合优势资源,多效并举,医院高质量发展
此外,医院还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整合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多办,减少病人跑腿次数。全国首家推出智能轮椅,开设vip产科满足不同需求人群。
设立社工部、志愿者之家进一步协调医患矛盾,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整合优势资源,缩短管理半径,提高运行效率,医院先后建立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急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温岭市四大医防中心落户与建设,积极与浙江大学医院和台州学院深度合作,推进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共促发展。
开展日间手术减少入院等待时间,减轻病人的住院费用,加快了床位周转。实行预入院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科学安排住院患者的术前各类检查项目。设立温岭市云影像诊断中心、云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三大中心,医院诊断水平和消毒供应能力。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打造一院一品,推进技术与管理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三年创建,实现了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人性化、智慧化、便利化和特色化,促进医疗水平全面提升,让群众切切医院创建带来的变化。”郑志坚院长表示。
全员动员,以查促改,全力推进三甲创建
年,医院设立“三甲办”为职能科室,统一协调三甲评审工作,由院班子、职能科主任组成,下设办公室,根据分工还成立了16个工作小组,抽调专职人员开展三甲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创三甲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建立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三甲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三甲化。”在创建过程中,院领导挂帅,对照二类指标综合管理34项准入标准、技术水平、专科病种、操作技术、手术开展情况逐个攻破,对三类指标进行项目持续改进。全院职工加班加点,通过修订各项制度,开始微课、云课等培训,广泛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应急等各类演练和HIMSS信息安全评级和质量监测体系梳理等,医院质量基础。
“医院还将‘以查促改’,不断完善提高,对各位评审专家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的梳理,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整改到位。同时,还将进一医院创建的价值,不断完善健全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医院医院内涵充分结合,医院党的建设、医教研强院、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内涵提升工作相结合,医院综合实力全方位提升,真正服务好人民群众。”陈军政说道。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