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医生朋友们:
今天是你的节日,你知道吗?
此刻的你,或许刚下夜班交接,还顾不上回家;或许还守在门诊,饭点过了也没有感觉;或许碰上一台有难度的手术,正紧锁眉头思考对策;或许抽空在值班室小憩,却又赶紧捧起文献看一看……这样的你们,或许早就已经忘了过节,忘了关心自己吧!
6月26日是医生的节日,这是4年前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同时宣布确立的节日。医师节一方面在于鼓励执业医师树立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医患同心、关爱医师。在这个被很多人忽略的节日里,我们想告诉你:你们的勇敢、仁爱、担当、创新、奉献,我们懂!祝您节日快乐!
“心在线”的全体小伙伴
在今年的医师节前夕,心在医院的心内科,探访医生们的真实工作写照。当近距离了解他们之后,我们想大声说:医生是勇敢的,直面死神较量,破解 难的生命密码;
医生是担当的,心系患者安危,挑战最精细的技术操作;
医生是奉献的,毕生无怨无悔,坚守最坎坷的从业之路;
医生是仁爱的,哪怕背负误解,同样最真诚地尊重病患;
医生是默默的,数年寒窗求学,放弃最多彩的青春华年;
医生是创新的,始终学而不怠,攀登最前沿的科学高峰。
医院
清晨6点,医院挂号处已门庭若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看着挂号室内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禁为医生们担忧,每天周而复始的辛勤工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听其中一位挂号者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在网上挂号。
医院清晨的安贞,同样的繁忙。很多人还在去往单位的路上,但医院的门诊诊室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很多医生都已习惯早一点到达门诊,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没有挂到号的老病号、外地赶来不知所措的患者等。聂绍平教授正在为一位老人进行诊治。患者并不知道,他昨天晚上11点多还在做导管手术。虽然脸上略有倦容,但聂教授仍然仔细询问老人的病情,耐心地回答这对老夫妻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广州医院放假本是大多人与家人团结,与朋友聚会的 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带上爱妻幼子去欣赏一下优美的自然风景,缓解一下平日工作的疲惫。但广州医院的假日清晨,没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闲谈,有的只是熊龙跟教授团队与死神的争分夺秒。
医院
只要是出诊时间,马长生教授的门诊永远门庭若市。马教授的微笑是他的金字招牌,即使面对老患者的反复询问,也从未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当问及他差不多的问题被问这么多遍不会烦吗?马教授笑着说:这是常有的事,来我们科看病的大多是老年人,听不到的就大声的重复几遍,记性差的就多说几遍。
医院
刚刚查完房,医生们便迫不及待的进行病例分析了。这是聆听主任“高见”,学习充电的好机会。每到此时,小大夫们都会聚精会神,认真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状况,做好记录。尽管经常会被主任“问倒”,但大家仍然乐此不疲。
北医三院
心脏康复室内,医生正在指导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这是通过体外无创性按压,在心脏舒张期通过气囊充气加压,促使肢体动脉的血液返回至主动脉,增加舒张压,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血流灌注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这位漂亮的女医生告诉我们,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治疗和康复是一辈子的事,他们也开设了专门的门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从生活和治疗中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改善心脏功能。
医院
心内科医生修理的是人体的发动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一旦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意外,必须马上处理。医院的这个上午,医生护士齐动员,成功抢救了一名突发室颤的住院患者。
医院
中午12点半,繁忙的上午终于过去了,该休息了吧。医院的医生们却仍在抓紧时间学习。没时间吃饭就在会议中边听边吃。据说这还是很好的情况,遇到大手术或急诊时,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大部分的医生会患有一定程度的消化系统疾病。他们本是最知道饮食健康重要性的人,却又是饮食习惯最不规律的人。
医院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一定会有的,清晰地记得这位医生说过的话。对上班族而言,生病有时也算是一种福利,可以找个正当理由休息一下。然而,医生很难享受这样的闲暇,即便是手臂骨折,暂时不能上台做手术,也忍不住带病学习。
医院
第11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的会歌《铅衣》中的一段歌词让我记忆犹新。一根导丝系着生死/越过黑暗的险滩/任射线侵袭/永远不说放弃……
由于介入治疗时需要X光机造影机的指导,为了防止暴露在辐射下医生必须穿戴三四十斤的铅衣进入手术室。一场手术往往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对体力是个不小的考验。往往每次做完手术脱下铅衣时,前胸和后背都已被汗水浸透。
医院
手术已开始,紧贴手术台摆放着一台X光造影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都需要通过它看清病变部位。同时这也表明,手术中医生要全程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长年累月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介入室的医务人员白细胞都会比正常人偏低一些。
北医三院
如今都说医患关系紧张,在我们扭头的瞬间,注意到了这个留言墙,上面有2封言辞真切的感谢信,上面写道:医患关系源自需要和信任,患者需要医生,医生需要信任。如果医患关系建立在这种相互需要的基础上,才会绽放医疗事业的一个个春天。
医院
时钟清晰的显示20:27。本该是与家人共度良宵的时刻,但很多医生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墙上的患者信息灯都是绿色,说明今晚住院患者一切正常。但是,这位医生仍然不放心地看起了病历。--心内科医生有时就像侦探,需要从复杂的心电图里记录里捕捉到微妙的电生理异常,对疾病做出 判断。
医院
白天的工作过于繁重,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她不得不在晚上学习。作为一个母亲,她可能更想留在孩子身边,守护孩子。可她更明白,自己是一名医生,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白衣天使。
医院
这是午夜11点46分。中国的电生理医护在连夜奋战,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管孩子、没有时间发牢骚、同样没有时间生病。不知道窗外是在刮风还是下雨,医院时候发现交通畅通不会堵车,那叫个爽!因为这份工作,也爱上了北京的后半夜。
医院
已是凌晨,这里依然灯火通明,医护人员在抢救性命垂危的先心病患儿。在他们的全力抢救下,孩子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虽然疲累,但主管医生仍然没有丝豪松懈,一直守在床边,观察监测仪上的每一个指标,细心呵护着这个可怜的孩子,陪伴他挺过难关。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相信在这么多善良的叔叔阿姨们的关心与疼爱下,他会打败病魔,健康成长。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业打造编辑心在线内容团队┆美编柴明霞┆制版袁媛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医师节”的详细信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