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卫生人才规划发布心血管专科医师

年1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医院培养一批专科医师”。规划的发布意味着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在我国正式铺开。

医院(以下简称“十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对于这个信息感到十分振奋。十院是我国 批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早在年就已经开始了对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的探索。年5月份,十院与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共同创办“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

“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这个集合了中美优质医学教学资源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究竟有什么特色?徐亚伟教授向“心在线”小编介绍了美国医学教育体系和参考其建立的中美联合培训中心情况。

美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体系

在美国,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往往需经历5个教育阶段:普通本科教育、医学院医学生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心血管亚专科培训,前后约需15年时间。

美国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建立较早。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荐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指南(COCATS:CoreCardiovascularTrainingStatement)首先在JACC发布,随后在年、年、年进行了三次更新,该指南由来自于12个亚专业的50多名 专家合力编写,COCATS-4已经从训练的时间和例数要求转向临床能力的要求。

美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并非仅仅是医学知识的培训,学员需要提升7种能力,包括医学知识、病人护理、手术技能、基于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学习和提升、系统性操作、人际和交流技能、执业素养。心血管专科医师的轮转任务安排如下表。

表1美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轮转安排

为了建立中美联合培训中心,徐亚伟教授带领团队与哈佛医学院BethIsraelDeaconessMedicalCenter(BIDMC)的专科医师进行了深入交流,BIDMC是全美心脏病研究、科研和培训心血管医师的 基地之一。

BIDMC急诊室外观

BIDMC心脏专科医师需要经过3~4年时间的临床和科研培训。前两年轮转临床,包括常规临床科室、导管室、非介入性心脏影像科、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血压监测、心律失常、起搏器程控和电生理、成人先心病和重症心律失常等项目。专科医师的 一年完成基础、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有的专科医师再利用1~2年时间完成亚专科培训。

中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起步

徐亚伟教授同时兼任上海市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项目的促进与推广。他认为,无论是从国家推进分级诊疗角度,还是从医生掌握复杂疾病的专业知识角度,建立我国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都是势在必行的。

在现有医学教育体制下,医院之间的医生能力严重缺乏同质性。医生的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当医院的级别和科室的软硬件条件。而医生能力的不同步也正是制约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分级以后基层医生“接不住”,老百姓也不愿意去基层卫生机构看病。

从专业角度讲,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疾病的诊治进入了 治疗时代。对于像心血管、骨科等专科性很强的科室来说,新技术日新月异。住院医师培训无法满足对这些专科技能提升的要求。因此,建立规范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和体系,医院的专科水平,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非常有意义。

上海市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步伐较快,年确定全国首批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医院成为13家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训试点之一。年上海市 批专科医师培训学员已经出师。

经过各地试点探索,卫计委于年1月出台《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拟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医师需要取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作为从事专科医师工作的重要条件。文件的出台拉开了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序幕。而“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的成立正是对政策的“先行先试”。

为什么想到引进美国师资力量成立中美联合培训中心?徐亚伟教授认为,中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刚刚起步,而美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历经21年,成熟可行。引入美国师资力量,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未来的专科医师培训中发挥双方的联合优势,使专培学员不但具备扎实的临床和科研功底,同时也具备国际视野。

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是由在美的华裔临床心血管教授、专家、学者在马萨诸塞州发起和组织的非营利性会员制学术组织团体。宗旨是促进美国华裔心血管界的信息交流和共同发展,并发展和促进中美临床心血管界的学术和信息交流。长期以来徐亚伟教授与CNAHA的美国医学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和临床经验交流。“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的诞生正是双方紧密合作的结晶。

创新课程拓展国际视野

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专培中心”)于年5月25日挂牌。该中心拥有28位美方临床心血管专家教师(见附件1)和20位中方基地教师。美方教师包括美国圣心医疗中心俄勒冈心血管研究所的郭鸿生教授(CNAHA现任主席)、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的范大立教授(CNAHA前主席)和美国Tufts大学Baystate医学中心的姜楞教授(CNAHA首届主席)等颇有名气的心血管专家。“专培中心”目前已经有3位学员出站,3位学员仍在培训中。

徐亚伟教授介绍说,“专培中心”的专科培训项目分为规定动作和创新动作。规定动作部分按照卫计委专培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培训项目。包括大科轮转制度、心内科轮转、科研、教学四个方面。大科轮转覆盖影像、心外、内分泌、门急诊;心内科轮转包括重症监护病房(CCU)、冠心病介入专科、电生理专科、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另外,还需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参与医学生带教工作。

创新动作是中心特色,其理念是“量身定做”,根据每位学员特点,打造个人的 “亚专业”板块。比如李医师的亚专业是IVUS、OCT指导的冠脉 介入治疗;张医师的重点是高血压肾动脉消融及外周血管介入;王医师的重点是心超、四维心超、食道超声及心血管影像。为了使学员的临床科研能力全面提升,采用临床科研“双导师”模式。

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病例讨论

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的培训内容如下。

(1)中美心血管专科医师GAP-CCBC疑难病例讨论会(每月定期举办);

(2)中美联合查房(每季度);

(3)在美国 医学院校安排导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临床科研指导;

(4)定期选派学员医院进行进修交流。

除了医院对中美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探索,浙江大医院、大连医院等也与CNAHA合作,医院的“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远程培训中心”。

徐亚伟教授表示,中国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将充分引入美国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成熟经验,并与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在培养我国心血管专科医师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出贡献。

附件1

“中美联合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美国专家团队(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1.陈英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2.陈雄鹰美国阿拉巴马州医院

3.范大立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

4.范玉新美国贝勒医医院

5.蔡理英美国加医院

6.曹期龄美国卡塔尔西特拉医学研究中心

7.高磊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奥克斯纳诊所(OchsnerClinic)

8.郭鸿生美国圣心医疗中心俄勒冈心血管研究所

9.韩新强美国印第安纳州瑞德健康中心(ReidHealth)心血管部

10.韩雨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内科

11.胡丹美国共济医学研究所

12.黄小延美国普罗维登斯心脏诊所

13.姜俊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Baystate心血管病中心

14.姜楞美国Tufts大学Baystate医学中心

15.姜宁美国布朗大学

16.纪永威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

17.李剑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退役军人总院

18.刘侃医院心血管中心

19.刘琦美国德克萨斯心脏中心

20.刘铮美国纽约州卫生厅Wadsworth中心

21.庞锦江美国罗彻斯特大学Aab心血管研究所

22.欧加福美国圣路易斯华医院

23.眭子健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市萨特医学中心

24.奚晧美国医院

25.叶清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

26.张明美国瑞典医疗集团瑞典心血管中心

27.章韧美国亨德里克医学中心

28.郑景生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医学中心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况扶华┆美编王春涛┆制版潘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怎样治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