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玲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我们一直

世界医疗重点因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而有所改变,病毒的入侵更加重了“第八届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暨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血压防控与预防专委会年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年会将于年8月28日在线上举行。

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相关学科著名专家,就特殊类型高血压所涉及各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延续前七届会议特色的基础上,专家们根据不同的视角,重点讨论高血压与猝死预警与防控,同时为了更加精准治疗特殊类型高血压,将进行特殊病例讨论环节,通过对更多特殊病例的分析,以实际病例为切入点,结合该领域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为抓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讨论,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分析、处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能力而更好服务于民为目的,进行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会,与同道一起共同交流和分享相关领域最新知识与进展。

会前,医脉通特邀会议执行主席、医院陈琦玲教授分享了历届“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的举办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第八届研讨会的主题和课程设置。

医院心脏中心陈琦玲教授

高血压防控事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其中,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年,“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请问,您举办这个研讨会的初衷是什么?

陈琦玲教授:

我国的高血压防控情况并不乐观。我国有接近3亿高血压患者,但血压控制率很低。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高血压的知晓率较低;第二,治疗率低,一些患者知晓自己患高血压但未接受治疗;第三,治疗达标率低。我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CHS)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另外,治疗达标率约为37%。

医院高血压病房成立20余年来,在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齐头并进中,我们发现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有效性在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走到了举步维艰的“瓶颈”阶段,即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要走出“瓶颈”必须要让广大医生掌握“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的切入点,因此我们申请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从年连续7年举办“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目的是希望广大医生,特别是一线和基层医生了解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及注意事项,找准诊断切入点和治疗的关键点,精准治疗,提高我国高血压诊治的达标率。

第一届“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更多地面向一线医生,当时反响非常好,广受临床医生欢迎。因此,这个研讨会一直延续了下来,规模不断扩大。期间,我们出版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一书。

伴随着历届研讨会的举办,我们对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理解也不断深入。除了肾性高血压、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达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目标,在高血压控制方面特殊类型高血压也是重要的一环。

既往七届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陈琦玲教授:

可以说是非常有成效的。最初我们提出特殊类型高血压时,大家对这种新的理念并不是十分认可。随着会议举办,这一概念得到了广大医生同行认可和北医出版基金的支持,特别是老一辈专家,例如刘力生教授、吴兆苏教授和郭继鸿教授等的鼎力相助。

在年3月我们出版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一书。本书的出版正如郭继鸿教授在序中所言:本书邀请的编者多是我院年富力强的实力派,驰骋在临床一线的精英,集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为一身的年经有为的学者,仅这一点就足以构成本书体现学术前言、内容实用的显著特色。通过22个章节,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做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纵览全书,其内容丰富翔实而又实用,凸显出各位编者与专家对高血压诊治的扎实功底与敦厚的临床经验,我相信,本书一定会成为临床一线医师的良师益友,成为高血压病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书。

每一届会议都有不同的重点和主题,包括围术期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的高血压、远程血压监测以及

“第八届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的主题是什么?主要讨论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设置?

陈琦玲教授:

今年的“第八届全国特殊类型高血压规范化诊治研讨会”以“猝死与高血压”为主题,围绕猝死与高血压的预警和防治设置了丰富的讨论内容。会议分了12个专题对猝死与高血压的预警与防治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并通过病例讨论使临床一线大夫思路更清晰,治疗更精准。

在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诊治过程中,猝死的发生往往与电解质异常密切相关如血钾、血镁等。因此,我们邀请郭继鸿教授讲解《猝死防治之一:电解质在猝死预防中的地位》。高交感活性高血压与猝死有什么关联呢?我们邀请王增武教授以《猝死防治之二:高交感活性与高血压》为主题作报告。同时,我们邀请张萍教授讲解《猝死防治之三:高血压与缓慢性心律失常》,骆雷鸣教授讲解《猝死防治之四:高血压心脏结构改变的危害》,李建平教授讲解《猝死防治之五:高血压与

最后,在病例讨论患者,马志毅、田江华、白瑾、吴寸草、李中佑等医生将在2个小时的时间带来5个精彩的临床病例。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吴兆苏教授、杨进刚、王宏宇、李瑞杰等著名专家进行主持和点评,相信通过这次大会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生对“高血压可能导致猝死的识别及预警”的认知。

因此,我相信我们这次会议会非常精彩,一定会让大家收获满满,提高参会医生在特殊类型高血压方面的诊疗水平。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现状?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

陈琦玲教授: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基层。

一是认识不足。随着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的认识,认识到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针对合并

二是过度检查。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合理选择辅助检查,不建议每个患者均进行撒大网式检查,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因为90%患者还是原发性高血压,如何通过简单明了的表格式临床路径,让一线大夫一目了然地评估高血压?为此我们又组织撰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简化了临床诊治路径,阐述了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检查、评估和治疗流程,方便医生随时查阅。专家建议对老年和老老年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以及安全用药等都有涉及。此外,我们还将出版相关的小丛书、专家建议并对《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一书进行再版。

对于未来的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您有何期许或展望?

陈琦玲教授:

后续我们还对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深入的专题讨论,去基层巡讲及通过网络形式让更多医生学习高血压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年我们通过了网络举办了七期专题讨论会,内容涉及女性高血压、心律失常、

未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能够帮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goldw.com/xxgnkyy/10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